赫连清漪走在回宫的路上,迎面撞上了款款走来的王甄,身旁的梅香手里正端着一个托盘,上面是一个精美的汤盅。
看样子是要去德阳宫送给太子殿下的。
王甄有些诧异,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太子妃,不过表面上倒是没有慌张,不急不慢地行了礼。
赫连清漪免了礼,随后好似漫不经心地问出口:“良媛经常给殿下煲汤?”
“回太子妃,太子殿下平日里处理公事就爱喝我们良媛亲自煲的汤膳,所以良媛日日都会送去德阳宫的。”
还未等王甄开口,梅香就迫不及待地回了话,语气里隐含一丝炫耀之意。
“梅香!哪来你在这儿多嘴?”王甄板起面孔呵斥自己的贴身宫女。
倒是赫连清漪抬手制止了,语气未变地开口道:“无碍,既如此,良媛快一步去德阳宫吧,未免让殿下久等,本宫就先回明仪宫了。”说完就在对方的恭送下离开了。
待赫连清漪的身影消失在廊下,王甄扭脸一个冰冷的眼神甩了过来,梅香瞬间一颤,手里的托盘差点摔掉。
回到明仪宫内,赫连清漪只留了河清海晏在旁伺候。
海晏还是有些惊魂未定,犹疑地开口问道:“太子妃,今日殿下屋内摆的应该也是川丝子,所以您才会将香囊赠予殿下吧。”
小姐随身佩戴的香囊里有元先生炼制的避毒珠,可以中和川丝子的毒性。
而旁边的河清也明白那川丝子的危害,所以此时听到瞬间瞪大了眼睛。
赫连清漪把玩着小叶紫檀的叶片,轻轻抚摸着上面的脉络,并未第一时间开口回答海晏。
因为自己霸占了太子妃之位,阻拦了王甄的前程,所以王甄恨自己是应该的,她无论有什么招式,自己受着便是。
可太子对她的宠爱满朝皆知,她如何也会将那毒草送给太子?难道她真的以为那就是摩罗?
赫连清漪少有的想不通,这川丝子又不似摩罗那般好寻,而且幼苗极难成活,需得有人精心打理。
可这两盆川丝子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长势极好,这肯定是有人刻意栽培的。
倘若王甄明知这是毒草,那么她的目的是想让太子无后!?
这也太蹊跷了些,王甄实在是没有理由这么做。
“德阳宫摆着的确实是川丝子无疑,虽然我不知道王甄这一举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,但太子殿下毕竟是我大缙的储君,所以他不能出事,只希望他能听话点,别摘了那香囊。”
赫连清漪觉得这东宫真是迷雾重重,若是自己未嫁入东宫,是不是就没人会发现这个事情,那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。
海晏还没说话,河清忍不住了:“太子妃,您将婢子为您缝制的香囊赠予殿下了?那婢子再给您缝一个吧,刚好在陪嫁里夫人多给您装了一颗避毒珠,现下正好用上了。”
河清心里不由得佩服自家夫人真的是未雨绸缪。
闻言,还担忧的海晏却突然想起自己小姐骗人的话,说什么香囊是自己亲自缝制的,这也太好笑了。她家小姐恐怕连穿针都不知道是什么吧,想着想着没忍住笑出了声。
赫连清漪无奈地开口:“有这么好笑吗小晏子?那就辛苦河清了,谁让咱们河清的女红是最好的呢。”
说实在的,河清绣的那只香囊她挺喜欢的,要不是唐煜是太子,她也不一定舍得给。
倒是河清云里雾里的,不知道海晏在笑什么。
心里还装着事情的赫连清漪低头,眼睛扫过了桌案上放置的账簿,那些都是王甄拿过来的。
突然,赫连清漪想到晨间梳理这些账簿时,有一笔记录说是在三个月前,太子殿下生辰,东宫设宴为太子庆祝,所以采买了一批花卉用来装点殿堂,可是其中并未记录摩罗二字,大多是兰花一类。
想到这里,她拿起账簿就翻看起来,找到原处,仔细又看了一遍,确实是没有采买过摩罗,那这两盆摩罗哪来的?
东宫每日所进事物记录严格,不仅是东宫自行采买的,还是其他宫里赏来的送来的,笔笔记录清晰。
王甄掌管中馈不足一年,跟花草植物相关的只有这一条,难道说……
赫连清漪急于证实自己心中的猜想,于是出口询问:“河清,那日你跟着摘桂姑姑盘点明仪宫的宫人们,可记得宫人们是从哪里调过来的?”
河清低头回想了一下,详细地说来:“太子妃,现下明仪宫除了婢子与海晏之外,还配有八名宫女八名奴才。其中奴才全部由训事房调来,都是新入宫就被分来明仪宫的。而宫女有两人是皇后娘娘赏赐的,有五人来自训事房,也是新入宫的。听摘桂姑姑说是因为训事房人不够了,所以又从王良媛那里调来了一名宫女。”
缙朝宫制森严,太子妃同皇贵妃配制,须配下人八男八女,这其中不包括家奴。
赫连清漪听闻心中一喜,这也太巧了。她只是想看看有没有太子宫里调来的人。
毕竟那天是太子生辰,一些细节可能太子身边的人会清楚一些。
不过再清楚也没有王甄宫里的清楚,毕竟王甄就是操办宴会的人。
“河清,你去将这名宫女找来,我有事问她。”
河清领命而去。
海晏虽不知自家太子妃叫人来问些什么,但毕竟对方曾在王良媛身边伺候过,所以还是出口提醒起来:“太子妃,王良媛宫中的人还是要小心一些的。”
赫连清漪给了海晏一个放心的眼神,静等人来。
没多会儿,河清就将人带过来了,这宫女看上去年岁极小,正有些战战兢兢地行礼。
赫连清漪轻声说道:“起来吧,你不用紧张,本宫只是有些小事问问你。你今年多大了?叫什么名字?”
“回太子妃的话,婢子八岁入宫,今年刚满十三,名叫……名叫竹桃。”
“那可是入宫五年了,可想家里人?听说每年皇上都会大赦后宫,允许宫人们出宫见见家人,你家里人可来盛京探望过你?”
竹桃每天都会在小花园偷看太子妃练功,那日阳光下挥舞的鞭子让她印象深刻。
可是太子妃不大爱笑,脸上表情都是淡淡的,所以一开始她确实害怕。
但是现在听了太子妃这仿若话家常一般的问话,竹桃的心情慢慢轻松起来。
“婢子谢太子妃关心。皇上洪福齐天,福荫后宫,只是婢子家里穷,月银寄回家里的也不多,所以每年都不够盘缠来盛京。不过家中父母都有托人捎信,婢子知道他们安好就足够了。”
“本宫刚入东宫没两天就已经有些想家了,何况你这么些年头。既然来了明仪宫,今年就多捎些银子回去吧,也好让家里人来盛京望望你。”
说着赫连清漪微微抬眼看向海宴,后者心领神会地进入内间捧了一个小木盒出来递给竹桃。
竹桃吃了一惊,连忙跪下摆手不敢收,海晏硬是塞到了她怀里。
竹桃只能连连谢恩,眼里也有了泪水。
赫连清漪叹口气:“无妨,你且安心拿着。本宫还有些事问你。本宫记得你原是倚碧宫的,可记得三个月前,太子殿下生辰那天,倚碧宫曾采买过一批兰花,大概有多少,都去了东宫何处?”
竹桃抹抹眼泪,虽然不知道太子妃问这个做什么,但还是认真回想起来。
边想便说道:“这个婢子倒是有些印象,那日太子殿下生辰,倚碧宫送来很多花草,婢子是外间打扫的宫女,当时正无聊,刚好数了数,不多不少20盆。至于去了哪里……”
竹桃顿了顿,突然眼睛一亮,快声道出:“婢子想起来了,当日王良媛检查花草时,说有两盆长势不行,于是撤下来搬到了自己宫内,其余十八盆全部送到了宣宜殿!”